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前49年),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想方设法要谋害当时的皇后许氏。许氏分娩之后,霍光的妻子就胁迫御医淳于衍利用服药的机会进行谋害。淳于衍暗中将捣好的中药附子带进宫中,偷偷掺和在许皇后要吃的药丸内。许皇后服药后不久,即感到全身不适,很快昏迷死亡。
附子,又名附片、熟附片、川附片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依其加工的不同而分别分为黑附片、白附片、盐附片。附子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它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中医认为,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之功,本品味甘大热,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是一味温里回阳,散寒止痛要药。《本草纲目》言其“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珍珠囊》言其“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临床观察发现,附子上通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一般认为,应用附子,以脉微细无力或沉迟,舌苔薄白而舌质淡胖,口不渴,肢冷畏寒,大便稀溏者最为适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使用附子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中医认为,药物的有毒无毒是相对的,“有是证,用是药”,根据病人的“证”选用剧毒药物,药物的针对性强,能够发挥其专注、强大、峻猛的治疗作用。此时有毒之药就成了有益之品。《本草正义》写道:“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资讯热点
养生爆料
精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