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 > 中医文化
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甚精,被宋明帝称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医”。宋文帝登基6年(公元470年),明帝喉中长了个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6
晚明时期,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可谓诗、书、画俱佳,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绝技,那就是他的医术。据说唐伯虎医术高明,深谙药理,凭借他的聪明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5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不仅诗书画俱佳,而且对医学也略知一二。他除了游历名山大川,赋诗作画外,有时也为黎民百姓医治一些疾病。一日,好友祝允明宴请唐伯虎,两人饮酒正酣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5
欧洲人传统上把龙涎香叫做“琥珀香”。中世纪时,可能是阿拉伯人开始用琥珀来指代波罗的海沿岸产的一种古松汁液的凝固物。这种东西罗马人叫做“撒克”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4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代发现龙涎香是最早的“记录”;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无明确的文字佐证。龙涎香应是南亚海域居民偶然发现后,逐渐成为王室、上流社会的奢侈商品,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4
中国古代的文人常用龙涎制作熏香,以养性怡情,所以很多古代诗词也经常写到它,如宋张元千有“蟹眼汤深轻泛乳,龙涎灰暖细烘香,为君行草写秋阳”。杨万里有&ldq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4
中药龙骨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如东方三齿象和犀牛类、三趾马、或高氏羚羊等的骨骼化石,产于河南、河北、湖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收为药材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3
成语“药店飞龙”用来形容人瘦骨嶙峋。中医中的“药店飞龙”本来是指药铺里一种叫作“龙骨”的常用中药。龙骨是一味矿物类中药,性平、甘涩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3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领袖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特地从拉萨赶到青海迎接,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途中,松赞干布还不幸染上恶疾,腿肿、发烧,随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2
公元1144年,20岁的南宋大诗人陆游与舅舅的女儿唐琬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甚笃。没想几个月后,唐琬却患了尿频症,一昼夜排尿20多次,整个人被折磨得形消神脱,痛苦异常。陆游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2
相传,鄂东某地有个穷书生,家中常穷得揭不开锅,常靠野草度日。有一天,他在山浊溪流旁石缝中,采来肥美的石菖蒲花,拌些糠,吃起来味道可口,并感到腹内清凉爽快。打这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2
清代维峰脚下,有一个姓曾的农民,年40岁,子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好.有一天男的忽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黏液浓血,一日20多次,急请当地医生治疗,诊断为痢疾,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21
说起岐伯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说起《黄帝内经》就会有很多人知道了,在《黄帝内经·素问》里,有很多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展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理论和医学素养。 岐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9
缪仲淳(1546-1627),名希雍,号慕台,明代常熟名医。十七岁时患症久治不愈。遂翻阅医书,从暑论治自愈。自此踏入医门。缪仲淳以治伤寒温疫擅长,其治又重在清泄阳明气热,尝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9
说起铁皮石斛的还魂仙草美誉,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事情发生在明朝。有一年夏季,浙江乐清的一个小镇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小镇很多地方被淹。一周后暴雨停止,洪水退去,但因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6
相传古代有位叫霍斗的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各诸侯互相争战,霍斗也被征去从军。霍斗英勇杀敌征服别国,后来成了大将军。霍斗胜利归来,发现母亲因长年的期盼,患病瘫痪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6
宋代李光《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四》:“林泉甘遂高良性,石斛何如五斗轻。”宋代周紫芝《病中戏作本草诗》:“何当如淮注石斛,天南星移碎红烛。&rd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6
关于甘草的发现,还有一个传说呢。从前,有一位医生,因其医术高超,很多人都来找他治病。一日因其需要外出为人看病,等到数日之后才能归来。所以在他走之前,包好了很多药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刘兴邦是明朝末年的一药铺掌柜,一天傍晚,他在自家门前纳凉,一位近邻,17岁的李二苟走他身边过时,看了看他的脸色,惊道:“哎呀!大伯,您患重病啦,得赶快治啊!&rd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关于甘草的由来,有一段传奇故事。古时候,有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外出看病时,给弟子留下几包预先开好的药,以应付前来看病的人。没想到登门看病的人很多,留下的药很快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位草药郎中,他总是很热心地为人治病。有一天,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却来了许多求医的人。郎中妻子一看这么多人急等着丈夫治病,便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这首《甘草子》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描写初冬时节闺中人对征夫的思念之情。词牌《甘草子》原本可能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远在晋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甘草是味解毒良药,可以“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唐代药王孙思邈对甘草解毒之功,颇为赞赏,曾说甘草解百药毒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甘草,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药性和缓,能剧和诸药。所以,在许多处方中都由它“压轴”,称“甘国佬”。围绕着甘草的发现也有一段有趣的传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位草药郎中,他总是很热心地为人治病。有一天,郎中外出给一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