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
面部出现赤色,一般认为与热证有关,不过这种热有虚实之分。当出现满面通红,伴随有高热、口渴、大汗出等症状时,多为实热证,可服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如在夏季还可以多食西瓜以清热生津;当出现两颧潮红,伴有手脚心热,夜间睡眠时出汗,心情烦躁多为阴虚内热,可服用百合、玉竹、石斛、麦冬等滋阴的药物;当一位久病重症患者,原本面色晦暗,突然两颧泛红,就像化过妆一样,这是虚阳外浮的表现,属于病情危重之象,此时需立即治疗。
黄色
亚洲人肤色普遍较欧美人士偏黄,但面色过黄,且不明润多与脾虚有湿相关。若患者面色黄,脸色发枯,没有光泽,身体消瘦,这属于“萎黄”,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可服用党参、白术、熟地、当归等健脾养血的药物;若患者面色黄,而人体虚胖,这属于“黄胖”,多为脾气亏虚,湿邪内停所致,可服用薏苡仁、茯苓等健脾利湿的药物,配合针灸足三里、丰隆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现“三黄”即目黄、身黄、小便黄,这是“黄疸”的表现,其中黄色鲜明如同橘子皮的颜色称为“阳黄”,多为湿热内蕴的表现,可以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等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黄色晦暗如同烟熏色的称为“阴黄”,多属寒湿内困,此时可以服用茵陈、附子、干姜、白术等药物,以温化寒湿退黄。
白色
面色发白多与身体虚弱,大失血或受严寒侵袭有关。若面色淡白无华,这属于气血亏虚,可服用党参、黄芪、龙
眼肉、大枣等补益气血的药物;若面色苍白,伴有身体剧烈疼痛,此为实寒证,可服用党参、干姜、肉桂等以温中散寒。
黑色
面色发黑,使人首先想到的是肾虚,因“肾主水”,水色上泛至面部,则显色黑;再者与血瘀有关,血液运行受阻,长久聚在某处,显于面部则晦暗。此外还与寒凝有关,因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闭阻经脉,血液运行不畅,同样显于面部也呈黑色。
肾虚引起的,还会伴有腰膝酸冷,阳痿或不孕,多属肾阳虚,可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温补肾阳;若伴有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耳鸣,遗精,多属肾阴虚,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血瘀导致的,还会伴有疼痛且于夜里加重,皮肤粗糙等,可服用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若寒凝经脉导致的,则可以服用理中丸温阳散寒。
面色不仅反映人的身体健康程度,还反映其精神状态。面色红润会让人觉得精力充沛、快乐开朗;而面色苍白,会让人觉得没有干劲和斗志。
资讯热点
养生爆料
精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