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1.柴胡15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5克,炙守宫12克,葶苈子15克,炙僵蚕20克,云茯苓30克,炒二术各10克,鲜藿香叶(后下)12克,平地木25克,生麦芽25克,生甘草6克,蛇舌草30克,半边莲20克,全虫6克。7剂,水煎服。2.仙鹤草700克,鲜白英200克,分包煎汁炖上方药。3、满天星茶2瓶,代茶时饮。
二诊(6月13日):药后诸症悉缓,苔薄白滑腻罩黄,脉沉细弦涩取之无力。拟:一诊方加田基黄20、败酱草25克,蒲公英25克。10剂。2.余方继用。
三诊(7月13日):药后诸症大缓,体重亦增加,苔中白腻渐薄,脉参前。拟前方15剂,余法继续用。如此服之年余,又配合以蜣螂虫、水蛭、蜈蚣等诸虫类药为细粉与汤剂同服,肝脏肿块逐渐缩小。2012年7月9日,因大量吸烟右肺转移癌发作,症见高热、咳嗽、咯血数日亦本院服用中药数剂后症平,后继续服原方中药化裁出入至2016年9月2日复查:纳溲正常,体重增加30余斤,肝功能正常,彩超示脂肪肝,X片:右中肺转移性疾患不除外?右肋膈角变钝,请结合临床考虑。嘱其好生调摄,每年体检1~2次,至今未再复发。
按:肝癌类似病在古医籍中见于“肝积”“脾积”“息贲”“积聚”“癥”等。本病本虚标实,肝肾阴血亏损,脾胃虚弱而致湿浊瘀毒蕴结之癥积为患。本病发病多较缓慢,然而一旦发病则病情发展迅速,病机转化急剧。肝癌病在肝,与脾、胃、肾有密切关系,肝郁脾虚,湿热瘀毒为肝癌发病机制,故舒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攻毒散结为其治疗大法。方中以守宫、全虫、炙僵蚕攻毒散结为君;柴胡、生麦芽疏肝郁理气滞,炒二术、茯苓健脾和中祛湿,共用为臣;仙鹤草、当归、芍药、平地木补虚柔肝化瘀,白英、蛇舌草、半边莲、葶苈子清解抗癌利水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其中大剂量仙鹤草煎汤代水加入辨证方中,乃借鉴当代著名中医朱良春经验,补虚同时亦有良好的抗癌作用,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实属此类疾患之良药。诸药相伍,气血两调,肝脾同治,理气行瘀,清热祛湿,破积消癥,攻毒利水,相得益彰,扶正祛邪,攻中寓补,久服长用,亦无耗气伤津之弊。
重症肝病属于中医黄疸、鼓胀、急黄等范畴,其证(病)名首见于《内经》。张仲景确立了“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治则,创制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大黄汤、茵陈五苓散等方剂应用至今。后世医家提出黄疸与传染有关,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黄疸》曰:“时行热病,多必内瘀着黄”。
肝病一般病程均较缓慢,若湿热疫毒来势凶猛,则发病急骤迅速,黄疸持续加重,出现胆酶分离,大量胸、腹水,低白蛋白血症,状况极差,症状突出,病殁尤多。张子和云:“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医家但遇此疾者,断不可畏其体衰,予以平淡无用之物,当直以疏泄攻邪为主,夺病之大势,方可挽狂澜,起人于生死。待转危为安后,再行丹溪、景岳法方善。“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诚如斯言。
资讯热点
养生爆料
精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