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证要点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营卫失调证多汗而不温;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征象;湿热迫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一、预防1、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小儿体质。2、注意病后调理,避免直接吹风。3、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二、护理1、注意个人卫生,勤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汗液能润泽皮肤,调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证候表现:全身自汗或盗汗,动则益甚,面色少华,肢端欠温,少气乏力,食欲不振,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病因病机:阳主卫外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四君子汤加麦冬五味。病因病机:肺虚自汗,面白唇白,六脉无力;盖因久嗽脾虚。证候表现:自汗,面白唇白,六脉无力。处方:四君子汤加麦冬、五味。出处:《幼幼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补肺散、藿香饮。证候表现:自汗,其候右脸色多?白,肺脉按之无力。病因病机:盖久因咳嗽,连声不已,痰少不活,乃肺经虚气上壅,致令汗出。处方:宜令补肺散为治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理中汤、黄芪固真汤。证候表现:泄泻,自汗后而遍身冷,有时遇泻则无汗,不泻则有汗。病因病机:脾虚泄泻,自汗后而遍身冷,有时遇泻则无汗,不泻则有汗。此为大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汤、益黄散。证候表现:泻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时,遇泻则无,泻过即有。病因病机:脾虚泻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时,遇泻则无,泻过即有,此候太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病因病机:大病后气血两虚。证候表现:津液自汗,或潮热,或寒热,发过之后身凉。处方:宜黄芪固真汤。预后:自汗日久,令人黄瘦,失治则变蒸疳。治疗方法:黄芪固真汤。出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龙胆汤、通神圆、团参汤、牡蛎散。病因病机:汤氏云:汗者血也,血虚。证候表现:自汗作热。处方:宜服团参汤、牡蛎散、龙胆汤,治小儿一切盗汗,又有通神圆治通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治疗方法:地黄丸。证候表现:作渴引饮,自汗盗汗。病因病机:属肝胆经血虚。处方:用地黄丸。出处:《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二肝脏部(集)·惊(篇)原文:作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证候表现:自汗为主;汗出遍身,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病因病机:多为表虚者,病后正气未复,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证候表现: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苔腻,脉滑数。病因病机:脾胃湿热蕴积,热迫津液外泄,故自汗或盗汗。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证候表现:以盗汗为主,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淡,苔少或苔剥,脉细弱或细数。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
【概述】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的病证。汗证有盗汗与自汗之分,夜间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白天安静状态下,或稍作活动即汗出较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