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金凤花(《世医得效方》),灯盏花(《滇南本草》),好女儿花(《纲目》),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莲花(《河北药材》),指甲桃花(《山东中药》),金童花(《江西民间草药》),竹盏花(《药材学》)。
【原植物】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详“凤仙”条。。
【性味】甘微苦,温。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气寒,有毒。"
④《本草正》:"味微苦,性微温。"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趺打损伤,痈疽,疔疮, 鹅掌风,灰指甲。
《中华本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②《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③《本草求原》:"治偏废。"
④《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⑤《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者1〜3钱); 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
【选方】
①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② 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③ 治跌扑伤损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三两,当归尾二两,浸酒饮。(《兰台集》)
④ 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 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纲目》)
⑥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 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闽东本草》)
⑦ 治白带:凤仙花五钱(或根一两),墨鱼一两。水煎服, 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⑧ 治鹅掌风:鲜凤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药》)
⑨ 治灰指甲:白凤仙花捣烂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
【各家论述】 本草汇言:“凤仙花,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李氏方治腰胁引痛不可忍,因瘀血为患者宜用之”。09.89
资讯热点
养生爆料
精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