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草、薄雪草、小头矛香、火绒蒿、大头毛香(《中华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
【原植物】火绒草,又名:薄雪草、白艾。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密生灰白色绵毛。根纤细,褐色;根茎粗壮,分枝。茎丛生,直立或斜生。单叶互生,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2~6毫米,先端急尖,具小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无柄或基生叶具短柄。头状花序盘状,黄色,具短总梗,3~5个簇生茎顶,其下围生2~4个苞叶,苞叶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列,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草质,上部褐色呈干膜质,背面密被白色绵毛,内面光滑;花单性异株或为异性花序,边缘有少数雌性花,中央为两性花,雌花细管状,结实,长2~3毫米,基部略膨大,花冠上端有不等之裂齿;两性花管状,不结实,长3毫米,具5裂片;冠毛白色,1列,长约5毫米,基部结合成环。瘦果长圆形,被短柔毛,果熟稍增长。花果期7~8月。6~7月采,洗净,去残枝叶及根的外皮,晒干。16.88
【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山坡、水沟边、田野。分布西北、东北、华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 3,4-二羟基桂皮酸(3,4-dihydroxycin-namic acid)和香草酸(vanillic acid)。
【药理作用】
1.对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影响:火绒草提取物腹腔注射50-100mg/kg对大鼠逆转性被动 Arthus反应,抗鼠血清。兔血清引起的足肿胀,溶酶体所致的出血斑,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羧甲基纤维素引起的白细胞移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并不依赖于肾上腺和溶酶体膜的完整存在。
2.其他作用:火绒草乙醇提取物分离出原儿茶醛,该成分为治疗肾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并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寒。
【功能主治】《中华本草》:清热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肾炎。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利尿。用于急性肾炎。有人认为对消除蛋白尿和血尿有一定作用。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益肾利水。治急性肾炎,尿血。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附方】治肾炎:火绒草一两,煮水卧鸡蛋三个食之。(《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资讯热点
养生爆料
精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