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液,宰鹿时取血,风干成紫棕色片状即成。原动物详“鹿茸”条。
【化学成份】鹿得动物马鹿等的血,用颈静脉穿刺法取3月龄以上的雄、雌鹿的血样分析,结果是:血清中,γ-谷酰氨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19.5u/L,天冬氨酸轩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43.0u/L,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 phosphokinase)197.9u/L,血浆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0.91u/L,血尿氮(blood urea N)8.56mol/L,血清葡萄糖(6.9mol/L),磷.75mol/L,碳2.13mol/L,镁0.74mol/L,钾4.43mol/L及钠138.5mol/L。上述结果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3-8月、9-18月及18月以上组)的动物间,无显着差异。
【药理作用】
1.对血压的影响,给麻醉猫静脉注射鹿茸血精制剂和鹿茸精制剂,均能使猫血压降低34%-37%。
2.抗创伤用用,给家兔放血10%和从左侧胸腰区削下皮肉0.72-0.75g,造成兔体衰弱和外伤。然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皮下注射鹿茸血精0.5ml/kg,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8天,结果表明,给药组体重增长明显超过对照组,血浆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也较对照组高,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性味】①《日用本草》:味甘。
②《医林纂要》:咸,热。
【功能主治】补虚,和血。治虚损腰痛,心悸,失眠,肺痿吐血;崩中,带下。
《中华本草》:养血益精;止血;止带。主治精血不足;腰痛;阳痿遗精;血虚心悸;失眠;肺痰吐血;鼻衄;崩漏带下;痈肿折伤。
①《千金·食治》:生血,治痈肿。
②《唐本草》:主狂犬伤。鼻衄,折伤,阴痿,补虚,止腰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和酒服之良。
④《日用本草》:补阴,益营气。
⑤汪颖《食物本草》:诸气痛欲危者,饮之。
⑥《纲目》: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
⑦《医林纂要》:行血祛瘀,续绝除伤,与山羊血同而性较中和。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钱。
【附方】
①调血脉,止腰痛:鹿血,滚酒调,热服。(《本草新编》)
②治老人心悸、失眠:鹿心血,研细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鼻血时作:干鹿血,炒枯,将酒淬熏二、三次,仍用酒淬半杯和服之。(《纲目》)
资讯热点
养生爆料
精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