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典 > 中药大辞典
【基原】为菊花的蒸馏液。原植物详“菊花”条。 【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清心明目,去头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采集】冬季采取。 【功用主治】1.《本草经集注》:“去水。” 2.《纲目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异名】色舍儿(藏名)。【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肃棘豆的全草。【原植物】甘肃棘豆。 多年生草不,高15〜20厘米。基部有分枝,疏生白色长柔毛,间有黑色短柔毛。单数羽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甘蔗(Saccfcarttm sinewsis Roxb. 的茎杆经榨去蔗浆后的渣滓。【功用主治】治秃疮,痈疽,疔肿。 【用法与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撤或调敷。 【选方】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MraZewsis Fisd 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原植物详“甘草”条。【性味】《医学入门》:“性寒。” 【功用主治】清火,解毒。治阴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甘蔗sinensis Koxb. 的茎皮。原植物详“甘蔗”条。【成分】甘蔗皮的蜡中含醛类、醇类、酸类和烃类等成分,还有卜谷甾醇和豆甾醇。

【功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异名】疙瘩草(《甘肃中药手册》)。【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萆umfewsh Piselu 的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原植物详“甘草”条。【功用主治】行瘀血,消肿毒。①朱震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异名】粉草节 (《外科精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Zycyrrtoa wraiewsis Fisch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原植物 详“甘草”条。
【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异名】甘蒲(《南方草木状》),山薯(农政全书》)。【基原】为薯蓣科植物甘薯的块茎。【原植物】甘薯 。多年生藤本,高约5米。地下有肉质块茎,呈球形,肉白色,有甜味。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1
【原植物】甘蔗 【异名】薯蔗 (《南都赋》), 干蔗 (《南方草木状》),接肠草 (《重庆堂随笔》),竿蔗 (《随息居饮食谱》),糖梗 (《国药的药理学》)。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秆。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0
【原植物】甘蓝。 【异名】蓝菜 (《千金食治》), 西土蓝 (《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 (《中国蔬菜栽培学》), 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 (《中国药植图鉴》)。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10
【异名】香松(《中药志》)。【基原】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或宽叶甘松的根茎及根。【原植物】①甘松香(《开宝本草》) 。 ②宽叶甘松,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有强烈松节油样香气,高20&#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8
【别名】白单、白墡《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基原】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或其混合物。【原矿物】①蒙脱土:呈土状。②漂白土:白色、灰绿色或粉红色。有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8
【异名】白岭藤(《药学学报》),白马连鞍、 牛角藤、断肠草(《广西药植名录》),大暗消、半架牛、白都宗、白浆藤(《云南中草药》)。【原植物】古钩藤。为萝摩科植物古钩藤的根。治水肿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8
【异名】耐惊菜,虾蠊菜,满天星,虾钳莱、白花仔,白花节节草、曲节草、蛇痫,水牛膝、一包针,猪屎草(《闽南民间草药》),水金铃,地扭子、飞疔草(《贵州草药》),耐惊花。【原植物】莲子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