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典 > 中药大辞典
【原植物】冬青科植物山枇杷Loes., 详“山枇杷”条。【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用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咳嗽痰多及气喘心累。

《中华本草》: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植物详“五除叶”条。 【性味】苦辛,温。

【归经】肝;脾经。【功用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止痛,舒肝理气。治腹泻,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基原】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原植物】野蕉 Mwsa parasiaca L. subsp. sewi«i/em (Lour.) K. Schum.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根。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基原】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原植物】山乌桕,又名:红乌桕。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

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 单叶互生;纸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原植物】大戟科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Muell.-Arg,详“山乌柏根”条。【采集】夏、秋采收。【成分】叶含蒲公英赛醇(Taraxerol)、卢谷留醇一化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异名】田高梁、牛毛草、牛毛毡(《贵州民间药物》),褐穗飘拂草(《广州植物志》),片角草(《中国植物志》)。【原植物】暗褐飘拂草。

【基原】为莎草科植物暗褐飘拂草的全草。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异名】老米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冷饭子(《贵州 药植目录》)。【原植物】山五味子。

【基原】为忍冬科植物山五味子的根、叶、果、树皮。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异名】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基尿】为豆科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原植物】云南野豇豆,又名:野马豆。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直较肥大,分枝少,表面棕黄色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异名】刀斧伤根(《陆川本草》)。【基原】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原植物详“山大刀”条。【成分】含酚类、鞣质、三萜m。【性味】 陆川本草:“苦涩,微寒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基原】为爵床科楦物山一笼鸡的根。【原植物】山一笼鸡。 多年生苹本,高20-45厘米。茎丛生,方形,有节,茎、叶密被 倒生短毛或长绵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捕圆形,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4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原植物】山橿,又名:大叶山橿、米珠、副山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3
【异名】朱桃、麦樱(《吴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录》),李桃、奈桃,梅槐,山婴桃(《纲目》),毛樱桃,野樱桃、山豆子。【原植物】山樱桃Pwwws towewtosa T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3
【异名】铁象杆、野漆树。【基原】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原植物】山漆树。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3
【异名】山萝卜、化积药(《云南中草药》),地葫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原植物】鸡脚参。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的根。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