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典 > 中华本草
【别名】黄石。【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原形态】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柱状及板状者。集合体常呈钟乳状或致密粒状体产出。颜色大都为无色或乳白色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3
【别名】文殊兰。【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inum asiaticum L.var.sinicum(Roxb.ex Herb.)Baker[C. sinicum Roxb.ex Herb.]采收和储藏:11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3
【别名】鳐、飞鱼、燕鱼、燕鱼、燕儿鱼、燕鳐、燕子鱼、飞乌。【来源】为飞鱼科动物多种燕鳐鱼的肉。【原形态】燕鳐鱼。体略呈长椭圆形,背部颇宽。两侧较平,至尾部渐细,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3
【别名】文冠花、崖木瓜、文光果、文冠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的茎或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3
【别名】海蛤肉、蛤蜊肉。【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肉。【原形态】1.文蛤。贝壳呈三角卵圆形,质坚硬,壳长60-122mm,高约为长的4/5,宽约为长的1/2。两壳顶紧靠,壳顶突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3
【别名】蓬莱竹、小百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文竹的块根或全株。【原形态】文竹。多年生攀援藤本,茎藤长可达4m。根细长,稍呈肉质。茎的分枝极多,分枝表面平滑。叶状枝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3
【别名】野苏麻,地甘,癞克巴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地上部分。【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音灌木,高0.5-2m。根茎木质化。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柔毛或近无毛。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别名】土连翘、山芝麻、闹羊花子、天芝麻、羊踯躅果、闹羊花头、八厘麻子。【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果实。【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老枝光滑,无毛,褐色,幼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别名】仙人茶、鱼串子、六角筋。【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球核荚蒾的叶或根。【原形态】于核荚蒾。常绿灌木,高达2m。全株无毛,当年生小枝红褐色,具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枝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原形态】光果莸,【别名】白鸡婆梢。为马鞭草科植物光果莸的根。直立小灌木,高0.5-2m。嫩枝密生灰白色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4-1cm;叶片披针形、卵状披针形至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原形态】三花莸。【别名】大风寒草、红花野芝麻、野薄荷、路边梢、化骨丹、野芝麻、蜂子草、山卷莲、野荆芥、黄剌泡、风寒草、金线风。金钱风。血汗草。金钱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别名】地蜈蚣、爬山虎、过山龙、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搜山虎。【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羽节肢蕨的根茎。【原形态】多羽节肢蕨。植株高50-70c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原形态】云南铁角蕨。【别名】旱明琼、云南虎尾蕨、小凤尾草、小蕨蕨、凤尾草。为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别名】凤眼果荚、苹婆壳。【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果壳。【原形态】苹婆。乔木,高达10m。树皮黑褐色,小枝幼时略被星状毛。叶互生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2
【别名】贯众耳蕨。【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原形态】植株高8-50cm。根茎短而直立,连叶柄密被深棕色、卵圆形大鳞片,先端长钻状,常扭曲,边缘有锯齿。叶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