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憩室(digestive tract,diverticulum of),胃肠道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囊状的突出。可以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最为多见,其次为食管和小肠,中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因空肠上段及回肠末端的血管较粗 血管粗大处肠壁肌层脆弱,故在这些部位尤其回肠上段较易发生憩室。另外,长期摄入低纤维素的食物,使肠腔压力持续升高有关。老年人易发则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无症状的憩室无须治疗,有症状者又与腹部其他疾患同存时,先治疗后者,如果症状确系憩室所致者,则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包括调节饮食,制酸解痉,体位引流。除非有难以控制的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全层膨出者称真性憩室,多为获得性;无肌层膨出者称假性憩室,多为先天性。几乎全消化道都可以发生,但以十二指肠最为多见。憩室可以无症状,或产生该部位继发病的症状,并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憩室出血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憩室部位靠近穿经肠壁的血管支,血管被侵蚀破溃后可引起憩室出血,尤以右半结肠的憩室出血为多见。出血大多为无痛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结肠憩室颈部由于肠壁环肌收缩而受压,易使憩室内物质潴留引起炎症。因憩室壁仅有粘膜与粘膜下层,炎症很易扩散形成憩室周围炎及脓肿,亦可发生急性穿孔或破裂引起急性腹膜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并发症发生率为5%,死亡率1/10000。主要为憩室炎和出血。1.憩室炎结肠憩室颈部由于肠壁环肌收缩而受压,易使憩室内物质潴留引起炎症。因憩室壁仅有粘膜与粘膜下层,炎症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结肠憩室在西方国家颇为多见,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40岁以下少见,60岁约30%,80以上约80%,而在亚非国家报道的患病率仅0.2%。结肠憩室大多为假性,发病与长期摄入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不同部位消化道憩室病症状各异,治疗也需区别对待。1.十二指肠憩室的治疗:无症状的憩室无须治疗,有症状者又与腹部其他疾患同存时,先治疗后者。如果症状确系憩室所致者,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消化道憩室是指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局部消化道壁的病理性囊袋样膨出。全层膨出者称真性憩室,多为获得性;无肌层膨出者称假性憩室,多为先天性。几乎全消化道都可以发生,但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消化道憩室病是怎么回事您曾坐火车或汽车经过长长的隧道吗?您一定注意到每隔几十米在隧道壁上就有一个“凹坑”,其大小刚够一个人靠在里面以避开疾驰而过的火车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为了回顾性分析无症状上消化道憩室的增龄性改变。研究者选择2003年1~12月无消化道症状的上消化道造影体检的老年前期及老年人645例,年龄50~79岁,按年龄分为50~59岁(206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因空肠上段及回肠末端的血管较粗,血管粗大处肠壁肌层脆弱,故在这些部位尤其回肠上段较易发生憩室。另外,长期摄入低纤维素的食物,使肠腔压力持续升高有关,老年人易发则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
憩室(diverticulum)是消化道的局部囊样膨出,有真性(全层膨出)和假性(仅有粘膜和粘膜下层膨出)两种,绝大多数憩室向消化道腔外膨出,极少数向腔内膨出,称腔内憩室。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