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大全 > 中医儿科 > 儿科时病 > 痄腮 > 正文

痄腮病因与诊断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3-06 17:47:30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中医称为痄腮,民间亦有称为“鸬鹚瘟”、“蛤蟆瘟”。西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能在儿童群体中流行。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出现昏迷、惊厥变证,年长儿如发生本病,可见少腹疼痛、睾丸肿痛等症。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痄腮的病名首见于金代,《疮疡经验全书·痄腮》记述:“此毒受在牙根耳聍”,通过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此是风毒肿。”指出了本病的病因和病机特点。明代《外科正宗·痄腮》进一步阐明:“痄腮乃风热湿痰所生,有冬温后天时不正,感发传染者,多两腮肿痛,初发寒热。”并提出内服柴胡葛根汤,外敷如意金黄散的治疗方法。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病因病机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痄腮病因为感受风温邪毒,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风温邪毒从口鼻肌表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胆经起于眼外眦,经耳前耳后下行于身之两侧,终止于两足第四趾端。少阳受邪,毒热循经上攻腮颊,与气血相搏,气滞血郁,运行不畅,凝滞腮颊,故局部漫肿、疼痛。热甚化火,出现高热不退,烦躁头痛,经脉失和,机关不利,故张口咀嚼困难。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正气不支,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出现高热不退、抽风、昏迷等症。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则可伴有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肝气乘脾,还可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临床诊断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一、诊断要点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1、当地有腮腺炎流行,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2、临床表现初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疼痛或有弹性,通常先发于一侧,继发于另一侧。口腔内颊粘膜腮腺管口可见红肿。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3、腮腺肿胀约经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4、常见并发症有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也有并发脑膜炎者。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5、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尿、血淀粉酶增多。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二、鉴别诊断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发颐两颊肿胀疼痛,表皮泛红,腮腺化脓,按摩腮部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多为一侧腮部肿痛,无传染性,常继发于热病之后,又称化脓性腮腺炎。 zdH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