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医案心得 > 正文

石膏:清阳明气分热专药 非大剂不能取效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2-19 16:53:35
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疮疡溃后不愈 《外科正宗》生肌散,以石膏与赤石脂、龙胆草、血竭等同用,治疗“多骨疽、腐骨脱落,肉迟不收”。《医宗金鉴》九一丹,以石膏与升丹按9:1比例研末外用,治疗“疔疮溃破,拔疔根,搜脓清热生肌”。当代临床报道,以化腐生肌膏(红粉、雄黄、煅石膏等)涂敷治疗溃疡不愈50例,治愈率达90%。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酒糟鼻 以石膏与生石灰等份研细,用时以酒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一般连用3次,治疗12例,均愈。但皮肤有破损者忌用。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用药眼目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石膏的药性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膏药性为“微寒”,《本草经集注》始谓其性“大寒”,且后世多尊之,尤其金代张元素谓石膏为“阳明经大寒之药,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宜轻用”之说出,对后世临床应用石膏影响极大,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但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传承《神农本草经》之旨,明确石膏药性为“微寒”,《药品化义》谓其连寒都达不到,称其“性凉”。近代名医张锡纯更是善用石膏,极有心得,也谓石膏“性凉”,并说“其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也认为,“谓石膏大寒之说,主要倡于唐、宋之后,沿袭成风”;“一般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奈何今之医者不究其药性,误信为大寒而不敢用。尝因摒医家如此,故病家见方中用石膏,亦畏之如虎,如此谬误流传,习而不察之弊,乃余所大惑而不能解也”。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综上所说,笔者结合51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石膏性凉,最多算作微寒,故而临床可以放胆用之,不必太过拘谨。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石膏的用量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由上所述,石膏性微寒,并非大寒,况且其质重而不易溶于水,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其用小量无效,必以大量方可,从张仲景动辄用半斤、一斤,后世余师愚、吴鞠通、张锡纯、孔伯华等医家大量用石膏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一般以30~100克为宜,病重者可更加之。另据现代临床报道,用生石膏80~120克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或以生石膏50~150克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取得较好疗效,而未见明显的副作用。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石膏的煎法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石膏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石膏不溶于水,但是石膏的药效不一定完全由硫酸钙决定,其中还含有其他微量元素,也可能参与其药效作用。石膏的煎法一直以先煎为主,但是从张仲景、张锡纯等大量用石膏的方剂看,还有一点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即在大量应用石膏时,一般都要加入含用淀粉的物质同煎。如张仲景配用粳米,张锡纯配伍山药,个人认为,这是其增加其药效物质溶出性的关键,因此,在临床大量应用石膏时必须注意,或加粳米、或加山药,以便提高其药效。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注意事项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

石膏毕竟性微寒,且临床用量偏大,因此对于脾胃虚寒、阴虚内热、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患者,当忌用或慎用。 ydt草医世家|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